返回首页

以创新呈现非遗之美 90后高校老师“组团”奏响西安鼓乐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这支由90后高校老师组成的乐团在演出中 2月19日,“礼乐中国·文化自信——西安首届城隍文化节”开幕现场,一支由90后高校老师组成的乐团引来关注,他们演奏的鼓乐再现了大唐雅乐的风采。 本报记者 王晓峰 摄

身着圆领袍服、头戴幞头的乐师扬槌起势,一阵浑厚的鼓点响起,击座鼓、敲云锣、吹笙笛,乐音并作,笙鼓不绝、鼓铙相和,或大气磅礴、或肃穆清雅,极富朝气与时尚元素的西安鼓乐让人感受到大唐雅乐的风貌,也体会到了当代审美。


(相关资料图)

2月19日上午,在“礼乐中国·文化自信——西安首届城隍文化节”开幕现场,一曲曲千年古韵惊艳了游人,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现场掌声雷动,“音乐太震撼了,鼓声阵阵直抵人心。”“演奏人员看上去很年轻,全是颜值担当。”

这是一支由90后高校老师组成的乐团,如何让非遗文化焕发青春风采?让西安鼓乐在原貌上活起来,就是这支乐团建立的真正目的。

以青春赋能西安鼓乐 他们很年轻

说到西安外事鼓乐团,或许有些读者还很陌生,其实这支鼓乐团在社交平台上早已“出圈”。从央视《非常传奇》第三季,到今年陕西卫视丝路春晚的《国潮之韵》、山东卫视元宵晚会的《拾忆长安》,再到2022年“大唐雅韵·钟鸣鼓乐”赴全国十余个城市演出,以及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全新演绎的西安鼓乐版《王者战歌》《清平乐》《大鱼》《加勒比海盗》……他们让西安鼓乐以新的形式与面貌闪亮登场,把充满盛唐气韵的西安鼓乐带到全国观众的面前。

近年来,非遗的“活化”成为热门话题。如何让年轻人关注、了解非遗文化?如何让非遗文化焕发青春风采?让西安鼓乐在原貌上活起来,就是这支乐团建立的真正目的。

西安外事鼓乐团负责人赵鹏告诉记者,“我们这支团队成立于2016年,当时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振兴传统文化,焕新非遗之美。”

目前,这支乐团有65人,其中40多名乐师是来自著名音乐学院的硕士、博士,这是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国际化、专业性的以鼓乐演出为主的艺术团体。“我们乐团的老师都是多年从事音乐专业的,有很强的乐理知识,有丰富的舞台表演、音乐创作经历,对鼓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忱。同时,我们又传承了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的曲目、音乐精髓。这些乐师加入乐团之后,首先要到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学习,由老先生们对他们进行精心指导,口传心授。然后,再融入年轻人对西安鼓乐的理解与表达。”

双云锣的演奏者高湲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她说,“我在加入乐团之后,和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的老师学习双云锣。西安鼓乐的曲谱、技巧对我而言都不难,难的是西安鼓乐承载的历史、文化与情感,如果要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积淀。”

作为高校老师,乐团里的乐师们还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工作,笛、箫、埙演奏者张琦说,“其实演出和教学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通过授课,我们会将非遗文化传承思想传递给学生。为了让成员之间训练出更高默契度,曲子达到更高融合度,我们每天都会有排练,学生也会参与其中,这样也便于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非遗。”

以创新呈现非遗之美 他们很时尚

西安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古代的交响乐”。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如果创新呈现西安鼓乐,究竟“新”在哪里?

采访中,赵鹏介绍说,“乐器方面,在保留原有乐器的基础上,比如会增加编钟、编磬、埙、古琴、轧筝等乐器,重新编排曲目,让西安鼓乐更饱满,多层次;曲目方面,在演奏西安鼓乐现存的曲目基础上,我们会有一些创新演绎,希望通过将一些耳熟能详的音乐进行西安鼓乐版本的改编,能获得更多年轻人对西安鼓乐的欣赏和认同;造型方面,我们邀请了专业的仿唐复古的造型团队打造,服饰的基本造型、发髻的样式等都尽可能地恢复图画上的元素和原貌,我们希望能复原唐朝风貌,又符合现代审美;舞美方面,我们不仅会有一些全新的声光电的编排,还会加入古风舞蹈,改变单纯坐着演奏音乐的形式,让演出更加动态,从听觉和视觉上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昨日的演出中,现场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一位市民对记者说,“和我以前看到的西安鼓乐有些不一样,曲子听起来很洋气,整体氛围很时尚,蛮符合现代人审美的。”

虽然在形式上对西安鼓乐推陈出新,会有很多创新的尝试,但赵鹏也坦言,“西安鼓乐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了中国传统音乐诸多元素,是音乐创作与音乐研究源源不断汲取营养的珍贵宝藏。虽说我们会有很多创新升级,但都是在传承西安鼓乐的宗旨上进行的革新,根还在西安鼓乐。我们希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通过注入时尚鲜活的元素,既体现深邃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展现了时代的朝气,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光彩迷人。”

记者 王娇莉

标签: 西安鼓乐 传统文化 都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