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现CVC丨元昆创投李忠敏:投资追求产业协同但不应强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中国的CVC江湖中,除了有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系CVC纵横驰骋,业绩媲美顶级VC机构。近年来,一些依托传统实业发展起来的CVC也逐渐崭露头角,元昆创投便是其中之一。

元昆创投成立于2017年,是世纪金源旗下、致力于消费领域投资的一家CVC.机构专注于投资餐饮、娱乐、零售、科技等与体验型紧密相关的细分赛道,所投项目包括煲仔皇、船歌鱼水饺、冻品码头、协同创新食品科技等。


(资料图片)

依托世纪金源丰富的购物中心产业资源,元昆创投对被投项目进行赋能、给予产业链深度支持。在形成消费品牌生态矩阵的同时,也帮助世纪金源构建起愈加强大的商业平台运营能力。

“成立六年来,我们投资了十多个项目,今年预计会有一个项目IPO.这将是元昆第一个通过上市退出的项目,可能会带来十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另外,元昆也有多个项目获得后续轮次的融资。”元昆创投投资合伙人李忠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在他看来,近几年消费投资市场热度挺高,但真正能有好的退出回报的项目还是少数。对元昆创投这样的CVC来说,由于基金本身在投资期限上并没有硬性要求,所以对项目投资会更具有耐心,并不会着急出手,出手后深耕项目投后,持续加码投资,这也是CVC相对VC机构的优势之一。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中,李忠敏还谈到元昆创投的投资逻辑,寻求产业协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2023年所看好的消费细分投资赛道。

坚定看好消费领域,投资供应链端、科技类项目

《21世纪》:元昆创投创办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理解元昆创投对世纪金源的战略意义?

李忠敏:我们成立于2017年,当时大的行业背景是,地产行业本身的增速放缓。在上一阶段高增长时期,地产公司靠大投资、高周转去赚钱,行业本身具备很强的金融属性,所以地产公司愿意去用投资的手段寻求新增量,包括做基金的LP以及直接做CVC投资。

同时,对世纪金源商业地产业务来说,以前主要是管理经营自持的购物中心。随着轻资产模式在行业的兴起,世纪金源也在尝试用整租和委管的方式拓展新购物中心业务,然后引进餐饮、零售、娱乐等多种业态的不同品牌。但对品牌方来说,综合的商务条件、市场支持、购物中心品牌级次和周边客群客质都是品牌方与购物中心合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考验品牌方自身的跨区域运营能力和供应链支持能力。所以品牌方与购物中心应当有基于商业生态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由此,元昆创投应运而生。我们是“产业+投资”的理念,希望从产业的诉求出发,把投资当做手段和工具,去寻找有价值的品牌达成紧密的合作,助力品牌的规模化复制。

《21世纪》:元昆创投投资判断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产业生态还是投资回报?

李忠敏:我们希望从购物中心出发,寻找能够带来产业协同的项目。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围绕购物中心本身的层级去匹配相应的品牌。世纪金源的购物中心大多是在省会城市和三线及以下的大众市场,所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偏民生行业、大众化风格和城市新生活方式的一些品牌和业态。

对我们来说,产业协同和投资回报同样重要。产业是出发点,所投项目要满足集团的产业协同诉求。同时,项目具备良好的投资回报才算是完成了投资的本职工作。只是消费行业投资与科技领域的投资回报预期有较大差异,中国消费市场的人口基数让消费行业长期稳定增长,具备行业的长期稳定回报,科技与新技术领域更容易投出几十倍或百倍的项目。这些共识下,我们才更容易在同一语境下谈论投资回报率。所以,我们筛选项目,更看重项目的基本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需求的真伪程度和团队的复制能力(或规模化能力)。

《21世纪》:元昆创投在2022的投资情况如何,2023年的投资规划是怎样的?

李忠敏:在2022年我们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食品供应链方向,一个是偏科技类方向。我们的出手频次没那么高,但出手后对我们持续看好的项目愿意持续加注投资,为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2023年我们还是继续努力做好消费行业的投资,在具体细分方向上,我们看好与消费相关的供应链驱动的项目、消费行业的创新与技术类项目和品质与美好生活类项目。内核还是供应链和技术创新驱动的行业升级,或者是需求端在大众市场中出现的机会。

做投资虽然寻找产业协同但不应强求

《21世纪》:与VC机构相比,CVC背景为元昆创投做投资带来哪些独特性,差异化的优势如何体现?

李忠敏:在消费领域投资,很多品牌有跨地区拓展的需求,它对目的地商圈资源的熟悉程度并不如本地,对当地人文和商业环境也需要时间去熟悉。而我们的购物中心资源分布于全国十多个省的不同级别的城市,能为品牌跨地区拓展提供一些产业资源。这与VC机构给大资金、试错、快速增长的路径是有差异的,我们更关注落地后的存活率和适应性。

比如煲仔皇是北京本土的煲仔饭品牌,它一直有很强的外部拓展需求。跟我们合作之后,煲仔皇在我们合肥的购物中心开了一个店,反响特别好。一是因为产品本身确实不错,二是因为我们与煲仔皇品牌共同选择了一个位置很好的店铺。煲仔皇对外部拓展的充分准备,结合我们在资源方面的一些帮忙,让这家店在当地收到了很好的业绩回报与口碑。然后就有南京、上海的加盟商找过来,希望能够加盟,这就一下子帮助煲仔皇打开了外地市场。随着与煲仔皇合作的深入,我们后来也对煲仔皇品牌进行了投资。

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我们会以单店运营的数据作为评判标准,也会借助购物中心的资源优势去跟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解,毕竟一线才听得到前线的炮火声。在出手时,我们会比VC更冷静,或者是我们与VC的投资思路与逻辑不同,尤其是面对一些高估值的风口项目,我们并未积极跟进。这也跟集团的整体风格一致,世纪金源一直是比较稳健和务实的。

所以对我们来说,2021年很煎熬,因为当时消费投资的市场热度太高了,很多项目是投资人追着去投,估值也很夸张。我们很难接受那么高的估值。我们始终还是坚持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是否成立,这个朴素的道理,认真研究市场的需求,在当下,守纪律、不跟风也成为我们机构的一个差异点了。2022年消费赛道热度明显降温,对我们来说是回归正常了,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投资。

《21世纪》:做CVC投资这些年有没有踩过哪些坑,您觉得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地方吗?

李忠敏: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CVC都希望寻求产业协同,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能强求。项目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购物中心的资源和专业能力匹配才是最佳状态,如果匹配度低就会导致经营效率低,这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扩张,并不能长久发展,最后只能走向双输的局面。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投资一家北京的涮羊肉火锅连锁店,双方的共同意愿是拓展云南市场,刚好我们在云南有商业资源。初衷是好意,但其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首先是口味与菜系可能并不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即使有尝鲜需求,但也很难在当地做大规模的增资,生意不一定会好。其次,由于云南离北京较远,供应链和人员管理的成本也会比较高,这本是也会影响店铺的盈利性。这就导致,本来双方合作是好意,但因违背了一些消费和商业最底层的逻辑,而让双方都很难在这个项目上开花结果。

所以我们觉得,投资角度看产业协同并不是表面的一纸合同,应当是合作双方背后资源和能力的整体匹配程度与双方目标契合度的融合,这种协同只有合作,没有甲乙方。

标签: 产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