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室内冰雪运动、围炉煮茶安全风险开始显现
三年前,上海启动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如今这项工作交出了怎样一份成绩单?围炉煮茶、密室逃脱、网红吊桥等新事物不断出现,它们的安全管理如何落实到位?日前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上海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又将如何筑牢安全防线?今天上午,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做客“2023民生访谈”,直面市民关切的安全管理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警钟长鸣:“小火亡人”依然多发
马坚泓表示,上海已经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火灾,但对于消防安全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去年,全市共接报火灾15916起,造成72人死亡、9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6亿元。同比,火灾起数、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上升5.27%、10.77%和4.52%。
今年,随着全市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常态,商业展演、会议论坛、体育赛事等人员聚集活动已全面放开,城市火灾风险随之上升。仅第一季度,全市共发生火灾5013起,亡32人,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3869.54万元;除受伤人数同比下降55.56%以外,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上升42.82%、113.33%和26.86%。从今年一季度火灾情况来看,居民火灾特别是“小火亡人”依然多发。从死亡人员看,老年人群体是居民火灾主要受害者。其中,60岁以上的有21人,占总数的65.63%。
据介绍,上海今年将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各区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综合体、石化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幼儿教育场所、文物古建筑、标志性建筑等重点高风险领域,会同行业部门制定重大安全隐患和重点检查事项清单,落实提级督办、联合执法、明察暗访、“开小灶”等措施,消除区域消防安全隐患。
未雨绸缪:遇到大事情人要出得来
日前北京长峰医院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区域防火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对此,马坚泓表示,去年本市全年医院发生火灾事故17起,设备设施故障、乱扔烟头、杂物乱堆放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本市消防部门在对医院的督查的过程中还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重点关注电气设施设备、院内食堂餐饮场所、带充电设施的停车库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停放点的安全问题;要提醒医院要对易堵塞消防通道、楼顶楼道以及院内生活垃圾和医废堆放点等及时进行清理;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处置,做好大人流的紧急疏散;医院使用酒精、麻醉剂、胶片、供氧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较多,要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按照操作规程取用和专柜存放。
关于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本市消防部门将重点检查养老院的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情况,重在管用实用,遇到大事情人要出得来。轮椅、担架等疏散工具要配齐配全,对无自理能力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一对一”确定疏散救护人员。要重点关注消防设施设备、用电用气用火、养老餐厅明火操作区域烟道等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标识要清楚,还要提醒养老院要加强夜间值班和定时巡检。
新事物管理:谁靠近谁负责
在谈及上海目前面临的潜在风险隐患时,马坚泓表示,除了传统行业的老风险外,新兴业态的新风险也在不断出现。比如新能源方面的,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站、醇基燃料、海上风电;又比如文旅体育方面的,包括密室逃脱、剧本杀、室内冰雪运动、围炉煮茶等;比如新型游乐设施方面的,包括热气球、玻璃栈道、网红吊桥等。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监管盲区漏洞的问题,管理部门在上位法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按照“谁靠近谁负责”的原则先制定出台相关行业领域的监管职责清单,是在工作中需要突破的瓶颈点。
而当传统产业遇到新情况以后,也会产生新的风险。比如去年外高桥电厂发生的较大事故,就是因为环保设施的监管职责不清楚,再加上环保设施的都是外包,而且有新工艺,检维修的工期紧张等等因素的叠加。此外,还有比如疫情放开后出现的新风险,像景区索道、医院等,都曾经有过风险管控不到位转化为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排查不彻底演变成小事故,小事故处置不当酿成大事故的惨痛教训。
马坚泓透露,今年上海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不搞“大而全”的整治行动,重在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质量,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突出“小切口、抓关键”。聚焦事故多发的重点领域建立重大隐患目录清单,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落实。
三年成绩单:整改事故隐患170万项
马坚泓表示,上海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已在去年年底结束了。三年来,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求,上海聚焦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组织排查并整改了各类事故隐患170万项。
目前,上海已经排查经营性自建房近17万栋,对2千多栋高危房屋实施安全管控措施;完成燃气老化管道改造440.53公里,推动全市餐饮用户(8.4万户)基本都安装了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把电动自行车安全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为16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000个老旧小区既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三年来,上海共拔点消除重大火灾隐患85处,整治交通事故多发道路40条;建立快递、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安全联合监管机制,涉及骑手的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43%、9.1%;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机制建设,通过“智慧电梯”建设,把平均救援到达时间、解困时间分别缩短到10分钟、16分钟;推进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信息化,建立2万余家企业数字档案。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李一能
编辑 | 顾莹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