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学段专业 贯通培养创新人才 世界即时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教育界从教育主管部门,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问题。首都高校和基础教育通力合作,打通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壁垒,进行人才贯通培养,让有创新潜力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最适合他们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方式,并最终成长为能够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型人才。
(资料图片)
跨专业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
航天和医学,似乎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领域。但是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所各自领域的顶尖高校携起手来,要解决的是“国家战略急需一大批富有理工科学素养的医学人才,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领域‘卡脖子’技术迫切需要懂医学的工程科学家”的现状。
两校合作后,将从今年起联合招收本科生,成立“协和医班”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协和医班”拟每年从北航在校生中选拔30人左右。符合要求的毕业生推免直博由协和录取进入直博生阶段学习,分别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与理学交叉融合等六个方向进行深造,按照4(本科)+4(直博)学制完成。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跨专业、跨领域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北京多所高校都已开始。例如,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清华大学2021年成立集成电路学院,集合多个优势学科培养人才。其中本科生采取大类培养书院制,前2年学习基础课程,后2年可以选修集成电路领域的骨干课程,希望本科层次人才主要面向系统芯片领域;博士研究生分工学博士、工程博士、专项博士三类,以对接国家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学院成立不到一年,就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晶体管的重要突破。
打通拔尖人才贯通培养通道
2021年,北京一零一中高二学生侯宇轩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意味着他在高二就进入清华开始“3+2+3”的本博衔接培养。为了选拔出有数学科研潜力的学生,该计划的招生对象是高一、高二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也可以申请,被选中的中学生无需高考即可被清华录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仅靠大学,还需要向下衔接,即和中学配合,打通一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的通道,让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进入最适合自己的赛道。
在数学、物理两个现代科技体系的基石学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近年来相继打开多条这样的通道。数学方面,清华大学有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北京大学有数学英才班。物理方面,北京大学去年推出“物理卓越计划”,清华大学今年也在杨振宁先生的建议下推出物理人才“攀登计划”,招收对象都包括了初中和高中生,目的是通过“在中学阶段提早发现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物理天分的学生”,加强物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看来,中国科技要发展,就要重视基础科学,就要从娃娃抓起。
基础教育为潜力学生提供机会
大学在主动向下贯通,中学也在积极向上对接。今年4月,北京一零一中和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清华大学北京首家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此前,一零一中已相继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北理工等高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比如与北理工联手培养卓越工程师,从高一新生中培养,实行双班主任制,由大学和中学教师共同担任班主任。学校还成立了英才学院,创立以科学、人文、领军、竞赛为主题的四个书院,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和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组成导师团队,逐步建构了专门针对有创新潜力学生的课程群。“给学生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能比较自由地做一些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他们提供发现自己潜能、进而发展成才的机会。”一零一中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熊永昌说。
事实上,北京在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步早、起点高,已经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模式”。早在2007年北京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的时候,就确立了“少年科学院”建设方案,推出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计划”,并纳入《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如今已培养了2600余名翱翔学员,带动1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2008年,北京市教委牵头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十余年持续推动形成科教合作共育人才的培养格局。2012年,市教委、市财政联合下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体系化开展模式探索、课程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