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非遗活力,融入现代生活-环球微头条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高峰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近期,全国各地以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形式,集中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全民共享。楚文化的发源地——荆州市公安县更不例外,让公安说鼓子、公安道情、公安民歌、袁氏瓶花技艺等非遗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从而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独特魅力,不断增强了百姓对家乡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资料图)
公安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非遗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目前拥有公安说鼓子、公安道情、三袁传说、公安牛肉三鲜制作技艺、公安锅盔等30余项国家级、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其中,公安说鼓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名录。先后编印出版了《公安民歌200首》《公安说鼓子》《智者大师的故事》《珍遗璀璨—公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锦》《三袁传说》画册等一批专著,以及《公安民歌精选》《流光溢彩话公安》音乐光碟。该县加大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发现,目前仍然存在 “人才不足、资金不足、活力不足”的短板弱项。
公安县举办说鼓子大赛
如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怎样让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需要我们探索与思考,务必以“四个加大”为抓手,花气力,下功夫,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和创新。
加大普查挖掘力度,摸清家底。由各地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非遗文化专家逐乡逐村开展拉网式全面普查,走访民间艺人,探寻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资源,登记造册,归类建档。切实做到摸清家底,心中有数。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薪火相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针对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人才短缺、后继乏人的现状,各地亦可采用“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培训班、培养传承人、以老带新传帮带、非遗课程进校园、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模式及有效途径,强化人才培养。不断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把非遗文化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资源普查、资料征集、实物收购、抢救保护、申报项目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对县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补助经费,并落实到位。
加大普及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能。各地各级文旅部门应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紧扣主题主线,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效能。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展演、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美食节、非遗购物节、微信公众号、宣传片、宣传册、宣传栏等传播方式,扎实有序推进非遗宣传。积极协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媒体力量,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
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让非遗融入百姓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让非遗之花越开越艳,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光彩!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